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经济学院举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讨论之专业建设(经济学一流专业)

[作者]: [发布人]:吴希宾 [发表时间]:2021-05-17 [来源]: [浏览次数]:

5月15日,为树立新时代教育教学全新理念,全面提高经济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经济学院组织经济学教研室在文华楼西区1226会议室召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讨论会,经济学院副院长张春敏及经济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会议。

张春敏副院长首先介绍了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提出在全院大讨论基础上,进行教研室内部讨论,更加聚焦经济学一流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特色课程和重点课程的开展、教研室建设、经济学目标构建、实践教学、思政教育、新时代教学方法及范式的思考、教学理论规律挖掘、构建实习基地等方面展开讨论。教研室主任舒燕飞老师认为一流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整体,在总结学院“十三五”人才培养成效的基础上,应认真谋划下一步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进一步优化一流专业、调整培养方案、凝练好人才培养的相关成果。

经济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就主题展开讨论,讨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目标导向,注重问题意识。经济学教研室目前应该从教师与学生需求出发,找准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从问题中总结规律,形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第二,教师教学应带着情怀服务学科的同时服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可以有所创新,不仅输出课本知识还可以教会学生掌握一门测算技术,研究方法、论文分析工具等,以务实为主,实施分层教学进而推动精准教学,总结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创造力。第三,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建设有温度的经济学教研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减负,让学生找准学习与活动的平衡点。第四,调整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教学理念的支撑下,通过教学课程设计、讲解、课下辅导以此达到目标。第五,一流课程建设应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明确特色课程定位,课程建设过程中板块的弱化与强化问题,趋同性与特殊性,课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选择等问题,确定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如避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化“两张皮”的问题。第六,考核方式改革。学业考核方式应根据学科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方式创新考核方式,多样化方式考核,评阅方式的改良的基础上简化考试流程,实现无纸化电子化评阅,倾听学生需求,设计契合本课程的考核方式。第七,硬件设施建设。学院应为数据库建设、申报教改项目、论文合集出版、申报教学项目等提供硬件支持。第八,导师前置。针对当下经济学专业当前师生沟通不畅通、学生研究方向不清晰、学期选择感兴趣专业时间受限等问题,选择导师可采用双向选择模式,实现师生“双赢”。第九,再定义“优秀”。抬高“优秀”门槛,对毕业优秀论文进行整合,形成论文合集,为每届学子提供典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讨论会气氛热烈,许多观点建设性极强。学院将这些讨论成果进行总结提升,将解决办法凝练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体系,为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上一条:郭广生校长指导经济学院2019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经济学院举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讨论之专业建设(金融学一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