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央民族大学日前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着力为解决民族地区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遇到的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提供智力支撑。在此,本报摘登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碳中和高端论坛暨碳中和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部分专家学者发言,以飨读者。——编者
做好民族地区碳中和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陈发虎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双碳”目标的提出,给我国能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挑战,也为科学研究工作者服务国家建设需要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应坚持在发展中减排,在减排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减排的统一。目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减排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研究碳中和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今天,民族地区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同时还要实现减排,这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政府必须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了对企业减少碳排放的要求,也不能因为追求碳中和的目标而忽视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是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和二氧化碳减排统一到高质量发展上来, 要通过科学创新、技术革新和生态改善、固碳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做好民族地区碳中和研究,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我国民族地区多位于西部、山区、丘陵和边远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高,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非常大,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学者要切实肩负起为民族地区谋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重大历史使命,加强生态产权研究,深挖民族地区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的碳汇经济价值,为民族地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贡献智慧,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相关研究机构要抓住机遇,立足自身优势,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
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 马爱民
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目标、新愿景,不仅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的需要,也适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有力抓手。在推进低碳转型过程中,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将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积极实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政策,将从源头上改善环境质量、丰富环境治理手段、提高环境治理效率、节约环境治理成本,从而推动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目标。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能源系统的低碳化是关键。要建设以非化石能源为基础、电力为主体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电气化、电力脱碳化。要大幅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水平。以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倒逼对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控制,推进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存量替代,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形成以非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气候友好型能源系统。
工业、建筑、交通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领域。要加快对工业的绿色化改造,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构建绿色低碳制造业体系,严格执行高耗能行业产能控制,推进重点行业优化升级和低碳化转型,推动工业领域率先达峰。提升建筑节能标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开展建筑的绿色低碳能源替代,推进零碳建筑试点和规模化推广。要形成合理的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提升电气化与低碳能源替代水平,发展公共交通,构建绿色出行体系。
要强化保障措施。在制度创新方面,探索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温室气体排放许可制度,碳排放评价制度,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报告制度,温室气体清单制度,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地方政府温室气体控制目标评价考核制度等。在研发推广应用低排放技术方面,加快研发关键性技术,如氢能技术、储能技术、二氧化碳移除技术等。继续支持节能降耗技术、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造林和再造林、土地恢复和土壤固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开展大规模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全链条工程建设。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方面,有计划地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有效发挥碳市场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不断丰富全国碳市场交易商品,提高市场流动性。同时,鼓励探索其他碳定价手段,实现企业碳排放成本的内部化。在加强气候投融资支持方面,要逐步完善气候投融资标准体系,统筹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制订气候项目标准,完善气候信息披露标准,建立气候绩效评价标准。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方面,重点是应对气候变化统计体系和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教育培训,开展温室气体监测、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工作,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
民族地区碳达峰的路径选择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碳中和研究院教授 樊胜岳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民族地区大多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能源富集区。从资源禀赋上来看,一些民族地区既具备丰富的太阳能、风力等资源,更适合发展新能源,在推进碳减排的过程中占优势,同时又是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对煤炭等一次性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巨大。总体来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资源开发形成的产业在地区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因此,民族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比东部发达地区面临更多挑战。
首先,经济增长仍保持较高速度,能源需求尚未达峰。近年来,民族地区(如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预计较高的经济增速还将持续较长时间。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生产用能和生活用能都会大幅增加,能源需求难以很快达峰。
其次,能源结构“ 一煤独大”,转型难度大。民族地区能源结构总体上呈现多煤、缺油、少气的特征,生产消费煤炭量占全国比重高,减煤降碳、能源转型难度较大,且经济发展能力和财政能力相对较弱,减碳任务比东部发达地区更为艰巨。
第三,民族地区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低碳发展的成本较大,导致煤炭、钢铁、水泥、石化、铝业等碳排放密集行业产品竞争力下降。当前民族地区需要突破的领域是降低碳排放强度、保护生态碳汇、应用碳捕获利用封存技术。
民族地区实现碳达峰,应平衡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关系。随着人均经济水平增长,碳排放量在相伴增加。达到一个顶峰后,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脱钩。民族地区要把握好减排降碳力度、产业结构调整进度与经济社会可承受程度三者之间的平衡,尊重规律、把握节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民族地区实现碳排放有序达峰。
具体而言,民族地区实现碳达峰,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应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下定决心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支持有条件的民族地区率先宣布碳达峰、碳中和,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第二,强化绿色转型发展的技术支撑。应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对民族地区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第三,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新能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的比较优势。第四,夯实绿色转型发展的产业基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一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第五,增强绿色转型发展的能力。大力开展绿色发展能力提升行动,切实提高政府、企业、高校、行业协会等各方面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值班主编:牛锐 责编:李翠 审校:刘富 制作:司静)